数字化转型带动服装产业创新变革

服装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受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面临库存化严重、环境污染、利润下滑等问题日益突出。以技术改造为途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建设现代服装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数字化转型对服装产业重要意义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正在颠覆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技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同时促进传统经济体的转型升级。2018年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要方略的提出,为加快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已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从研发、销售、仓储、物流、信息化等环节深入,推动产业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供给侧推动服装产业加速变革

近几年的服装产业,无论生产商、品牌商还是销售终端都面临库存滞销的困境。供给侧政策提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能计划,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对行业去库存有着重要影响。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推动下,物联网的落地应用在服装产业初见成效,以海澜之家、迪卡侬、拉夏贝尔等服装品牌利用非接触式的RFID技术记录了每件服装面料管理、匹配订单、跟踪货物、控制成本、仓储管理、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不仅提升盘点效率,还为品牌提供服装受众数据,方便品牌进行营销方案。服装通过采用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生产模式,破解了众多企业面临的人员成本、品种众多、环境制约、信息滞后等难题,提高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效益。

 

数字化标准引领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服装产业早期标准化工作主要以生产型的标准为主,近几年的产业机构和技术创新加速市场化进行。推进数字化转型中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和专业领域的应用标准,是服装产业加速向智能智造和服务体验转型的关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及自动识别技术的专业机构,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工作,近几年主导、参与编制的服装产业相关标准主要有GB/T 23559-2009《服装名称代码编制规范》、GB/T23560-2009《服装分类代码》、GB/T33256-2016《服装商品条码标签应用规范》、GB/T 33993-2017 《商品二维码》、GB/T 37026-2018《服装商品编码与射频识别(RFID)标签规范》等,旨在推动服装产业优化升级,为服装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后疫情时代重塑服装产业格局

2020年初爆发新冠疫情,高度依赖工厂作业的服装行业复工延迟,生产受阻,同时位于产业链条终端的门店同样无法营业,库存大量积压,整个产业链陷入停滞。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7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5959亿元,同比下降17.5%,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7.6个百分点。这也充分说明,与食品、家用电器等刚需产品相比,纺织服装行业因在疫情期间缺乏刚性需求,导致市场需求出现倒退现象。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服装行业面临严重的考验,加速了新零售的布局落地,传统的人货场模式被打破,企业需要在数字化、自动化、区块链、商业模式等方面与时俱进,围绕“场”的数字化变革,同频“人和货”的数字化进程。疫情期间,太平鸟、安德玛、雅戈尔、伊芙丽等国内服装品牌积极开展线上零售及媒体直播营销活动。以抖音、微信、B站、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成就很多服装新锐品牌的崛起壮大,也让很多传统品牌获得了新渠道所带来的红利。媒体快消的背后需要更敏捷、快速、精准的响应消费需求,数字化帮助服装产业对供应链组织、结构、流程重塑,为服装品牌提升供应链协同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应用案例

搭建服装面料信息化平台,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体验服务。面料是服装的灵魂,也是设计师设计创作的核心要素。北京曾有全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纺织服装商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料批发市场作为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业态被列为疏解的重点区域。然而北京作为“时尚之都”,汇集了时尚领域的各界设计资源,抓住时尚产业链中设计的核心环节,打造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现代时尚设计产业集群是北京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料交易的核心是要对面料有实物的展示和完整的交易合同记录,以往服装设计师要在批发市场挑选3、4个小时才能选到符合设计需要的面料,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FDC面料图书馆由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与北京美轮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合作成立的集面料查询、借阅、购买于一体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图书馆。FDC在全国现有5家图书馆,馆内现存1300万种面料料卡,来馆的用户可以实际触摸每块面料的质感和纹理。工作人员会对国内外选进的面料进行分类、编码和数据处理,为每个面料都嵌入唯一的物联网芯片,使用手机扫描面料料卡的编码,即可获得面料的详细信息。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查阅到国内外最新面料样布,方便设计师在海量的面料信息里快速、高效地找到符合品牌设计的需要,库存信息实时掌握,减少了设计师库存压力的痛点,并通过大数据系统可自动匹配出类似可替代面料,给予设计师更多的选择空间。

服装工厂转型升级,工业4.0智能化生产。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派朗迪)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市密云工业区,公司曾有年产西服70万套的生产能力,为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代工品牌服装。随着贸易摩擦加速及服装产业传统生产模式遭遇瓶颈,2015年后首次在国内移动端推出P2C+O2O全新的“工业4.0+互联网”商业模式,把十多年海外定制产业经验用于中国市场,先后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自动制板机、自动裁剪系统、自动裁床等技术设备,物料会通过先进的自动吊挂系统传送过来,每件衣服的生产数据都会由设备自动识别,并显示在工位前的电子显示屏幕上。

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和升级,消费意愿、消费形态、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雅派朗迪与专业技术团队共同研发线上量体平台,足不出户,用户只需要手机拍摄正面、侧面照片,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会自动识别人体的胸围、肩宽、腰围等20多个身体数据,打破了传统裁缝量体定制的模式。管理系统将记录和分析用户的个人喜好、消费习惯、职场需求等因素,通过数据积累建立云端大数据库,将信息化有效融入先进的工业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后台保障,对服装高级定制行业的标准化、智能化起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目前这项技术应用在京东和小米平台的定制服务中,用户进入定制页面即可感受智能化量体的服务。

射频技术贯穿服装全生命周期,衣联网打造场景生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海尔集团产业不断拓展新边界,搭建起互联互通的生态平台,打破了服装和洗衣机行业的边界。基于物联网的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海尔衣联网,首先在生产环节为服装添加唯一RFID射频标签,并贯穿于服装全生命周期的采购、运输、仓储、销售至末端进入家庭的洗护等环节均采用射频标签统一识读,全流程打通厂、店、家物联应用闭环,搭载服装射频标签识别功能的智慧洗衣机、智能衣柜、3D试衣镜,贯穿洗、护、存、搭、购全流程的管家服务。海尔衣联网还实现了使用场景的连接以及后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既整合了RFID技术、区块链、5G、AI、智能制造等资源,提供衣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同时联合了国家及国际相关组织,助力产业升级与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服装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提高而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穿衣”的革命。自动识别技术带给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积极借助信息化、智能化进行科学有效推动服装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寻求从互联网营销到社群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引领中国经济破浪前行。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1年第2期总第89期